句享美味
  • 首页
  • 经典语录
  • 说说文案
  • 名家名篇
  • 语文知识
  • 古诗大全
  • 范文大全
  • 诗词赏析
  • 世界文学
首页 > 古诗大全

《答张十一功曹·韩愈》原文与赏析

来源:网络 更新时间:2024-12-19

韩愈

山净江空水见沙,哀猿啼处两三家。

筼筜竞长纤纤笋,踯躅闲开艳艳花。

未报恩波知死所,莫令炎瘴送生涯。

吟君诗罢看双鬓,斗觉霜毛一半加。

韩愈(768—824),字退之,南阳(今河南省孟县附近)人,唐德宗贞元八年(792)进士,早年曾在几个节度使下当属官,后曾任监察御史等职。贞元十九年(803),他和张十一(张署)因旱灾上书德宗李适,议论时政,被贬到偏远的广东阳山。这首诗便是他遭贬到任后的第二年春天所作,抒发了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之情。

张署被贬到郴州(今湖南省郴州市)临武令任上曾有诗寄赠韩愈,此诗是韩愈的答辞。

诗的首颔二联是诗人对任所的环境描写。首联是远镜头式的景物描写:远山碧净,江面空阔,水清见底,攀猿哀啼,人烟稀少,这是一幅偏僻荒凉,令人伤怀的景象。颔联是特写镜头式的景物描写:粗大的竹头竞相生长,踯躅开着红艳艳的花,更增添了春天的无限生机。“筼筜竞长纤纤笋,踯躅闲开艳艳花。”对仗工整,传神生动。一个“竞”字,写出了冬笋日日争上的蓬勃气势;一个“闲”字把踯躅花随处开放、悠闲得意之态描写得生动活泼。诗人通过拟人手法,把竹与花写活了。金圣叹在评点这两联诗时说:“夫山曰‘净’,江曰‘空’,水曰‘见沙’,则是天地肃清,明是秋冬时候也;而笋犹‘竞长’,花犹艳开如此,此其炎瘴为何如者?又妙于三句中间,轻轻再放‘哀猿啼处两三家’之七字。‘两三家’之为言无可与语,以预衬后之‘君’字也。‘哀猿啼’之为言不可入耳,以预衬后之‘诗’字也。真异样机杼也”(《金圣叹选批唐诗》)。

王夫之说过:“寄悲正在比兴处”(《唐诗评选》)。诗人在首颔二联中极力写景,正是为了抒发胸臆。诗人从繁华的京城贬到空旷人稀哀猿啼的阳山,一种清静、孤独、悲凉之情便油然而生,先前在京城时那种官场上的明争暗斗的政治纷扰在这里已无踪影,似有天高地迥皇帝远的那种悠闲超脱之感。然而,诗人决非将贬地当乐土,他身居荒山之远则忧其君,念念不忘的是生则报君恩,不愿虚度年华。“未报恩波知死所,莫令炎瘴送生涯。”便是这种思想的真实写照。“未”这个副词是限制“报”“知”的,所以,“未报”句实是“未报恩波未知死所”。颈联透露了诗人的矛盾重重的复杂心理,其间既有无辜遭贬的怨恨和悲愁,又有振奋精神重返朝廷的愿望与追求。诗人心中含怨而不作叹息,怀抱志向而不愿言明,实在是身居闲静之地而心不闲静,辛酸苦涩之味心自知。

末联写得突兀,似有奇峰突起之感。“吟君诗”回应文题“答”,“看双鬓”是“吟君诗罢”后的细节描写。“斗觉霜毛一半加”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,使人触目惊心,不寒而栗:忽然发现自己的鬓发白了一大半!诗人写愁不说愁,而十分含蓄地说“斗觉霜毛一半加”,不说愁而愁之深、之大已不言而喻,确有“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”(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)之妙!

陆时雍说过:“善道景者,绝去形容,略加点缀”,“善言情者,吞吐深浅,欲露还藏”(《诗镜总论》),此诗用山、江、沙点缀贬地空旷,用“哀猿啼”、“两三家”渲染贬地的荒凉和人迹罕至,用竹笋竞长、踯躅花开来表现南方炎热,都是诗人“善道景”的证明。诗人有愁而不明说愁,只用“斗觉霜毛一半加”来言之,对心中之愁“吞吐深浅,欲露还藏”,足见诗人又是一个“善言情”的高手。这些就构成了此诗以景写情、融情于景、深沉含蓄的艺术特色。

Tag: 韩愈 答张十一功曹
上一篇:虞集《听雨》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赏析
下一篇:《己亥杂诗·龚自珍》原文与赏析
返回列表

随便看看

  • 《汴京纪事二十首(其六)·刘子翚》原文与赏析
  • 《小池》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赏析
  • 《诉衷情·顾夐》原文与赏析
  • 鱼玄机《江陵愁望有寄》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赏析
  • 《长歌行》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赏析
  • 《玉楼春·周邦彦》原文与赏析
  • 《二郎神·柳永》原文与赏析
  • 《扬子江楼》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赏析
  • 《寒闺怨·白居易》原文与赏析
  • 白居易《舟中读元九诗》原文、注释、译文、赏析

标签

装着 王涯 冯塔纳 布里 斯特 横光利一 谢朓 孙权 给您 王十朋 咏柳 老歌 尧戒 南德 来了 爱玛 最美 谢榛 爆笑 隔花才歇廉纤雨
  • 友情链接
Tag标签大全
Copyright © 2012-2024 wyfood.com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6548号-6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