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享美味
  • 首页
  • 经典语录
  • 说说文案
  • 名家名篇
  • 语文知识
  • 古诗大全
  • 范文大全
  • 诗词赏析
  • 世界文学
首页 > 名家名篇

荀子名言·天有其时,地有其财,人有其治

来源:小编 更新时间:2025-01-10

天有其时,地有其财,人有其治

天有其时,地有其财,人有其治,夫是之谓能参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,则惑矣。(《天论》)

【鉴赏】 天有其时,这里的天是指自然意义上的“天”——自然界。天上的日月星辰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:地球围绕太阳一周为一年,一年中又分成春夏秋冬四时;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一月,一月分为三旬;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,一日有二十四小时,这就是天时。先民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,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道制定了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,这是顺天时。任何植物都是按照四时顺序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的,对于这些规律,我们当然不能改变,只能顺时而动,但也不是说只能被动地接受一切,无所作为,我们可以利用规律,“制天命而用之”。

地有其财,《周易》中提到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;“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”。大地具有厚实的品德,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、承载万物、孕育万物,一切生物的成长都离不开大地。大地提供给人类食物、矿产、森林等各类自然资源,还有人们栖居的场所。人永远无法离开大地。

天有其时,地有其财,而人治就是顺天时养地财。其实很早以前儒家就已经提出“取物不尽物”、“取物以顺时”等观点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不违农时,谷不可胜食也;数罟不入洿池,鱼鳖不可胜食也;斧斤以时入山林,材木不可胜用也。”《荀子·王制》:“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,不夭其生,不绝其长也……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四者不失时,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;污池、渊沼、川泽谨其时禁,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;斩伐养长不失其时,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。”

正如《论语·阳货》所说:“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。”四季变化、寒暑交替是天的职能,承载万物、提供物产是地的职能,而人类的职责就是按照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的规律顺时而动,合理地取用自然界的资源,我们在获得发展的同时也要让自然界得到永续发展。天地人各司其职,如果人放弃自己的努力,只是盼望着风调雨顺,坐等大地五谷丰登,就会使自己迷惑。如今,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非常紧张,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,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,这也是因为我们背逆了天时,没有尽自己的职责好好保护资源。荀子的话无疑对2024-12-05 我们解决人与自然问题,依然有启发作用。

上一篇:《古文观止·上枢密韩太尉书》译文与赏析
下一篇:《古文观止·晋献公杀世子申生》译文与赏析
返回列表

随便看看

  • 马融《长笛赋》原文、译文、赏析
  • 《古文观止·晋献公杀世子申生》译文与赏析
  • 《古文观止·子鱼论战》译文与赏析
  • 《先秦散文·左传·吴公子札来聘(襄公二十九年)》原文鉴赏
  • 《〔越调〕天净沙·秋思》原文注释与赏析
  • 楚辞《悲回风》原文,注释与鉴赏
  • 李伯瞻《【双调】殿前欢》题解|注释|鉴赏
  • 楚辞《涉 江》原文,注释与鉴赏
  • 《先秦散文·战国策·冯谖为孟尝君凿窟(齐策四)》原文鉴赏
  • 《古代兵法散文·战国兵法·商君书》原文鉴赏

标签

装着 王涯 冯塔纳 布里 斯特 横光利一 谢朓 孙权 给您 王十朋 咏柳 老歌 尧戒 南德 来了 爱玛 最美 谢榛 爆笑 隔花才歇廉纤雨
  • 友情链接
Tag标签大全
Copyright © 2012-2024 wyfood.com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6548号-6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