句享美味
  • 首页
  • 经典语录
  • 说说文案
  • 名家名篇
  • 语文知识
  • 古诗大全
  • 范文大全
  • 诗词赏析
  • 世界文学
首页 > 名家名篇

《古文观止·谏院题名记》译文与赏析

来源:网络 更新时间:2025-01-15

谏院题名记

谏院题名记

北宋·司马光

【题解】

司马光,字君实,北宋杰出的史学家、文学家,世称涑水先生。他主持编撰了一部大型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并留有《司马文正公集》。这篇文章是司马光在谏院任职时写的。“谏院”是当时主管谏诤的机关,“题名”是指把谏官的名字刻在石头上。司马光想通过将谏官姓名刻在石头上一事对谏官提出告诫。

【原文】

古者谏无官,自公卿大夫,至于工商,无不得谏者。汉兴以来,始置官[59]。

【注释】

[59]置官:设谏官一职,名谏大夫。

【译文】

在古代并没有专门设立规劝君王的官职,从公卿大夫到市井百姓,没有不能向君王进谏的。直到汉朝兴盛后,才开始设立谏官的称号。

【原文】

夫以天下之政,四海之众,得失利病,萃于一官使言之[60],其为任亦重矣。居是官者,常志其大,舍其细;先其急,后其缓;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。彼汲汲于名者[61],犹汲汲于利也,其间相去何远哉?

【注释】

[60]萃:集中,聚集。

[61]汲汲:形容心情急切。

【译文】

朝廷把国家的政务,天下的百姓,国家政教的得与失、利与弊,都集中在谏官身上,并让他准确地说出一切。谏官担负的责任太重了啊。做谏官的人,要把国家的大计方针牢记不忘,琐碎的事情可以舍弃;把情况紧急的事放在前面,把不紧急的放在后面;专心为国家谋取利益,而不要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国家之前。那些热衷于名声的人,如同追求私利的人一样,他们和谏官之间的距离是多么远啊?

【原文】

天禧初,真宗诏置谏官六员,责其职事。庆历中,钱君始书其名于版[62],光恐久而漫灭[63]。嘉祐八年,刻着于石。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:“某也忠,某也诈,某也直,某也曲。”呜呼!可不惧哉!

【注释】

[62]版:名籍。

[63]漫灭:腐蚀消失。

【译文】

天禧初年,真宗下诏设立六名谏官,让他们主管不同的事项。庆历年间,钱君开始把谏官们的名字书写在木板上,我担心时间一长木板上的名字会磨灭掉。在嘉祐八年,又把谏官们的名字刻在石头上。后人就可以指着各个名字加以评论道:“这个人是忠臣,这个人是奸臣,这个人耿介,这个人偏邪。”唉,谏官们能不引以为鉴吗!

【评析】

文章开篇先以古论今,在古今对比中指出谏官责任重大。接下来,作者先从“志其大,舍其细;先其急,后其缓”等方面详细论述如何谨慎对待谏官的职责,也就是说谏官对待问题应该抓大放小,先急后缓。之后,作者再从“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”这个方面进一步阐述。谏官在行使职责时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而不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。在这里,作者谈论的不仅仅是谏官职责,也是在描述一种理想的人格。

作者在极短的篇幅内阐述了谏官的发展历史、职责,以及自己对谏官的态度和要求。体现了作者敢于直谏,不阿谀奉承,举忠斥奸,不为身谋的精神。

文章虽仅有一百余字,却议论风生、感情充沛、跌宕变化、文意丰厚。

上一篇:俞樾《九溪十八涧》原文,注释,译文,赏析
下一篇:《〔商调〕梧叶儿·别情》原文注释与赏析
返回列表

随便看看

  • 元稹《镇圭赋》原文、译文、赏析
  • 楚辞《抽 思》原文,注释与鉴赏
  • 《古代兵法散文·秦汉兵法·礼记》原文鉴赏
  • 刘时中《【正宫】端正好·【双调】新水令》题解|注释|鉴赏
  • 《古文观止·谏院题名记》译文与赏析
  • 白贲《【正宫】黑漆弩》题解|注释|鉴赏
  • 《政者,正也其身正,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》为政用典名句
  • 傅毅《舞赋》原文、译文、赏析
  • 白朴《元曲作品选》题解|注释|鉴赏
  • 《古文观止·吴许越成》译文与赏析

标签

装着 王涯 冯塔纳 布里 斯特 横光利一 谢朓 孙权 给您 王十朋 咏柳 老歌 尧戒 南德 来了 爱玛 最美 谢榛 爆笑 隔花才歇廉纤雨
  • 友情链接
Tag标签大全
Copyright © 2012-2024 wyfood.com 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4026548号-6
SiteMap